孩子的教育是多方面的,包括学校的、家庭的教育,不同的教育方式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影响。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归纳出传统教学的如下弊端:
第一,教师是教授,学生只是接受的容器;
第二,讲演、教科书及其他语言教学手段是传授知识的工具,单调枯燥;
第三,教师是权力的拥有者,学生只是服从;
第四,权威人物制定的规则是教学不可改变的政策;
第五,缺乏信任,教师对学生不信任;
第六,学生一直处于恐惧状态;
第七,民主极其价值受到忽视,在实践中遭到破坏,学生不能参与选择教学目标、课程和教学方法,这些都是别人为学生决定的;
第八,教学中只有智力而无完整的人,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都被扼杀了。
而在家庭教育方面,家长往往以分数作为对学生学习的评定标准,因为这是最简单的办法,而且别人都在用。对于学生的学习问题不愿意或没能力去深入了解具体原因,或只看到表面问题,而用一些笼统的言语去教育孩子:“你太粗心了1“怎么才考这么点我都替你着急。”“要好好学习啊,该抓紧了”等等。但是孩子面对着的是一个个具体的困难,他们是无助的,(学校教师和家庭教师往往习惯使用的是事后帮助而不是事前帮助,孩子在做错题目后才调节,而学生面对题目寻找线索方面得到的帮助只是零碎的只言片语。)如果一个学生在多次遭遇失败后,他们往往选择逃避。
我们做任何事情,如果不能看到事情本身带给我们的意义和乐趣,那么是不会产生很大兴趣的。孩子在学习上积极性比较低,不能够主动的学习,主要是由于他还没有亲身体会到学习对于自己的意义,进而就会表现出上课溜号的现象。因此,要想让孩子的学习变得积极主动,必须让他觉得这种学习行为能够给自己带来价值和意义。
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看,学习能够给孩子带来的价值主要有:
1.成就价值,即该学习任务能使孩子获得成就感;
2.内在价值或兴趣价值,它是指孩子从活动本身获得乐趣,比如某一观念和孩子的已有观念发生冲突时,就能很好的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;
3.效用价值,即能让孩子拿来解决他想解决的问题。孩子学习的知识是伴随着一定的情绪储存在大脑中的。如果孩子大脑中的知识结构不完整,就会使孩子对学科学习产生严重的情绪障碍,不能很好的掌握学习方法,不知道怎么听讲、学习,具有潜意识的抵触情绪,压根儿不想学,课堂上就不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监控。
从现代教学方式来看,以下这些情况也是导致孩子不能主动学习的原因:课程本身的合理性和趣味性欠佳;学习任务难度和数量太大,造成学业负担过重;学习测评只能满足精英教育的需要;来自家长、同伴的压力,造成学习变成一个痛苦的活动。在一些学校的教育中,有的老师为了迅速提高学生的能力,往往布置给学生较难较重的学习任务,这样就会使不能胜任的学生感到沮丧,长期下去,就会使这部分学生觉得没有成就感,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。一旦产生这种反应,便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,把学习只当做一种任务来完成,而不能从中体会到学习的趣味性,也就不可能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。另外,学生实际使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情境和机会较少,也会导致低学习动机的发生。因此,可以从发展孩子现有兴趣来入手。每个孩子都有在他看来重要的事情,可以把这种兴趣和他当下的学习任务联系起来,让他对于学习的价值有个亲身的体验;设置合理并且略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,让孩子不断体会到努力后成功的喜悦,避免孩子因为感到难以胜任而退却甚至放弃,逐步引导孩子把注意力放到知识本身上来。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有意识的让孩子接触到一些学科概念,让他理解其中的含义,获得情绪上的成功感,这样他就知道了怎样上课,每天该做些什么,进一步增强学习情绪,形成良性循环,真正把这种学习内化为自己的动力!
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实际情况,设定期望孩子最终表现出来的目标行为,在辅导过程中,选择好要使用的正强化物,以连续强化的程序对接近目标行为的行为给予正强化,即接近行为每出现一次都给予强化,哪怕是平时在孩子做对一道题后拍拍他的肩膀告诉他做的很棒,言语上的鼓励是非常重要的,适当的时候还可以配以物质上的奖励。在连续强化的过程中,目标行为第一次出现,就立即强化。这样进一步转为可变强化以保持目标行为,调动孩子的积极性。
编辑者:63家教网(www.63las.com/)